从1664点起涨的本轮反弹行情已经持续1个半月了,不难发现本轮行情自6124点以来的特有的四大现象。
现象一:政策利好 市场犹豫
近阶段的K线丛林,诠释了政策与市场之间的拔河。
本轮反弹行情政策面的力度之强、规模之大,在以往是非常罕见的。自国家推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开始,一系列积极的财政、货币政策相继出台,从108个基点的降息,到"惠农"政策的出台、"燃油税改革",再到昨日新出台的金融30项措施。
但熊市的惯性思维,及市场对宏观经济面暂时困难、大小非问题的担忧,使大盘近日反弹到2100点时又遇到重重压力。政策与市场之间的拔河,在客观上造就了较长时间的箱体运行格局,稳定了前期还跌跌不休的大盘。另一方面,从6124点以来的反弹行情,已经呈现高低点逐步上移的良好态势。今后政策面的继续"加柴添火",有助于今年股市"暖冬"的形成。
现象二:私募积极 公募怠工
从本轮反弹行情的做多力量来看,游资和私募可圈可点。无论是前面的水泥、机械、电气等政策受益的基建板块,以及近来的新上海概念股、3G、重组购并题材股,均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不同营业部的游资和私募积极的操作和追捧,同时,由于赚钱效应的激发,使得市场的量能出现了良好的回升,11月份的交易量就已经达到近一年以来的最高。
但是公募基金的消极,也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。在多数涨得好的股票中,鲜见公募基金的身影,基金权重股整体表现远落后于市场。从基金仓位方面分析,至本月第一周,股票型基金仓位仅小幅回升到70%,其中加仓的基金主要集中于次新基金,而老基金仍旧谨慎。
现象三:投资心态 忽冷忽热
回顾本轮行情,走势比较有规律,连涨推升则量能放大,遇回跌则量能缩减。但在当时,投资者普遍出现一旦大盘涨得好了,就乐观好多,于是追高盘比比皆是;但等到大盘一有下跌,心态马上就会悲观起来,大有头部形成、继续沉底之感觉。近日大盘三连阴,于是又有下跌之旅重新开始的悲观看法。
这样的一惊一咋心态,就其实质,仍然在于前期大盘的暴跌阴影太过深刻,很容易形成"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"的惯性思维,而不是理性而又客观分析目前阶段的市场形势,造成投资心态浮躁、忽冷忽热。
其实,近期的市场,完全可以继续以震荡反弹市道来判断。连涨数日,就要记得跑;等到了连跌数日,则又是逢低积极买进的良机。
现象四:大盘温和 个股精彩
本轮反弹行情,最大的特点是大盘温和,个股涨得欢。这与6124点下跌以来的多次反弹行情有着非常鲜明的区别。
前面几次的反弹,大盘指数往往急涨而难以持久,再等到破位颈线位后便告一落千丈。个股普涨并且一步到位后,就又告跌跌不休。
而本轮反弹行情,大盘指数呈现温和上涨格局,逐步震荡向上,时间持久性大大强于以往。在个股层面,多数个股涨幅超过大盘指数的上涨幅度,而且涨幅超过50%甚至100%的热点股要大大超过前面数次的反弹行情。这就为本轮反弹行情的深度和广度,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
[股市论谈]年末行情注定反弹的四大现象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